关于作者

关中刀客在青岛,男,汉族。

2008年毕业于青岛某不知名大学,随后从事过硬件电路、系统仪器、视频后期、淘宝多媒体服务、开花店、视频配乐等工作。

接触编程时已经30岁,决定学前端时31岁,也由于年龄关系,家庭琐事繁多,业余学习时间有限,但对代码的热情和生活所需仍奋斗在编程前线上。

不追剧不追星,不爱看八卦娱乐节目,曾经因为不知道谢娜是谁而被多个同事一起开心大笑!

不会王者荣耀,不会养青蛙,不会吃鸡,手机上没装什么抖音快手头条,体育新闻基本不看(除非遇到功夫),很少看微信朋友圈,即使有时间也是主动找专业的公众号来获取知识和行业咨询。

不抽烟,很少喝酒而且反感劝酒恶习,素食主义,不喜欢油多的食物,也不喜欢浪费食物,不喜欢和有心机的人打交道,不喜欢重复无创新的劳动,不喜欢浪费时间,从来没有觉得无聊过。

生活中,倾向于简约与质朴,享受音乐、大自然和书籍带来的宁静。

关中刀客,就是那个不断摸索、不断尝试的普通人,尽管涉足多个领域,但始终认为自己仍在路上,每天都在努力弥补过去的空白,努力前进,并愿意向遇到的每一位优秀的人学习。

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,共享成长的快乐与挑战。

联系方式


未来100年计划:

  1. 还能敲动代码的时候,如果没有意外,除了带孩子长大,还想:
    1. 做一些有意思的开源项目,跟随技术升级,长期维护
    2. 在代码和音乐之间搞点事情
    3. 在音乐方面搞点事情
    4. 在人工智能和影视后期结合的地方搞点事情
    5. 如果有机会,搞个菜夹馍品牌,可量身为程序猿打造,通过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可参加各种代码活动,顺便传播点正能量
  2. 如果退休,可能:
    1. 接着搞菜夹馍
    2. 研究素食菜系,发扬家乡美食
    3. 学习素描。曾因脸盲导致的误会和丢人事件不少,又听徐立忠大师说他当年为了短时间内记住一个人的面相特征,坐在电视机前用素描的方法来画(那时候电视没有快退暂停,也没有手机来拍照),所以打算借鉴这个方法来弥补一下
    4. 去老年大学报班学几样乐器,起码自娱自乐,若有可能,则进入下一条
    5. 街头卖艺,弹吉他,拉二胡,吹笛子、口琴(套在脖架上吹的时候还不影响弹吉他)、 埙、萧等等乐器,若有同行则可组建乐队。我已建了QQ群《相约退休后一起玩音乐》,群号715133216,欢迎加入^_^,希望到时候能像这样:一伙老头的天籁之音
    6. 学习书法,写生,国画等艺术
    7. 学习中医,养生
    8. 经常回老家,陪父母种菜
    9. 非景点旅行,如野外,爬山,欣赏不同地域风光,聆听民俗音乐小调
    10. 去久仰的江南水乡,躺在船上听夜半钟声看巴金繁星
    11. 去传说已久的宝岛台湾看看,体验一下郑智化唱的“有缘来做客住一宿,明朝醒来不愿走”
    12. 除了以上需要从书中获取知识技能而读书外,那个时候家里一定有不止一个堆满书的书架,可以随时沉浸在带着淡淡霉味的纸香里,文史艺哲理工医卫,慢慢研究
    13. 摆地摊边卖书边读书,不过随着电子书发展,卖书的可能性在减小
    14. 捡破烂并从中制造出有用或好玩的东西或乐器,像这种:街头艺人用塑料管演奏音乐
  3. 如果还健在,也就是不只活着还要能自如活动:
    1. 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——租个稍大点的房子,除了能放下一些乐器(包括自制的)和电脑、书架,还能放个睡觉的床。闲余之时可以泡个茶,听个古典音乐,弹个古筝,品味一下佛家哲学,打个坐修个身
    2. 如果到时候租不起房子,也可去终南山或崂山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;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”
    3. 如果深山有去不成的原因,就去找个师傅指点一下做个云游客,体验“口中食得清和味,身上常披百衲衣;五湖四海为上客,逍遥殿前任君嘻”